当前位置:品堂小说>都市言情>中医许阳> 731、去上新港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731、去上新港(1 / 2)

说罢,许阳看着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话的梁艳同志,他微微叹了一声。</p>

这一年,是新指示刚出来的一年。</p>

所以各方面做的还是挺到位的,各地也开始中医采风运动,挖掘民间中医的秘方验房。召集当地中医开会,宣讲精神,消除他们的顾虑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</p>

所以在这段时间里,各地都涌现出了很多老中医或者土郎中主动献出自己秘方的举措,这是一个非常出成绩的时间。</p>

并且,各地都在组织西医研究中医,向中医学习。</p>

的确,这是中西医相争以来,破天荒的一次指示。</p>

包括两年之后,也就是56年,南通开办了第一期的西医学习中医班,朱良春先生就是讲课老师[笔趣屋 www.biquwu.cn],他的授课内容就是中医基础。</p>

这最初这几年,中医发展的形式还是好的。虽然西医研究中医的思路,一直都是西医思维。比如许阳治好了这个黄疸垂危病人,他们就想着这里面到底是哪个药材起了作用呢?</p>

这里面的有效成分能不能提取出来呢?是不是针对黄疸毒素有特殊效果?如果可以的话,那是不是可以做推广呢,这样的话,我们针对黄疸就有特效药了。</p>

没错,这就是典型的西医思维。</p>

当然了,这个思维也没有什么大问题。</p>

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你找不到能专门针对黄疸的药材呢?</p>

这个时候怎么办?</p>

你怎么评价这个治疗呢?</p>

当然了,在许阳开的方子里面,其中茵陈这味药,是专门利胆退黄的。</p>

你用西医的方法研究,的确能找到里面的有效物质。也的确能治黄疸,但是单靠这一味药,很难建功。尤其对这样的垂危重症,基本上是拿不下来的。</p>

因为到垂危阶段最关键的不是退黄,而是通阳。</p>

上去效果不好,或者没把人救回来,你又要怎么评价这次抢救呢?</p>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